-
21 十一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硕博士第九次读书会
2025年11月20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九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于潇主持,朱文达记录,卢昊、李可晨、吕贻芝三位同学进行汇报。卢昊以鼠疫与鼠疫生态学为主题,梳理了北美地区鼠疫的传播脉络,探讨了细菌学知识在当地的接受过程,并评述了相关学者在鼠疫生态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李可晨聚焦于西欧中世纪魔法的兴起与发展,分析了不同时期基督教作家对魔法的认知演变,并探讨了魔法实践中宗教文化的交融现象。吕贻芝围绕坦桑尼亚疟疾防治历程展开报告,... -
14 十一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八次硕博士读书会
11月13日晚,医学与文明研究院在博物馆西附楼三层会议室(S314)召开了本学期第八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朱文达主持,吕贻芝记录,尹小凤、李洁欣、马爽三位同学依次进行汇报。尹小凤对《疾病、瘟疫以及对埃及社会的影响(1798—1813)》一书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其在探讨医学与社会互动方面的启发意义;李洁欣聚焦于“早期基督教病因学认知”问题,探讨了早期基督徒对疾病成因的理解;马爽围绕《新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 -
07 十一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七次硕博士读书会
2025年11月6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七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李政鸿主持,李可晨记录,朱文达、张馨月、庞毓芝三位同学分别就近期的文献研读成果进行汇报。朱文达围绕《特罗塔拉:一份中世纪女性医学纲要》一书展开汇报,从萨莱诺医学传统出发,对特罗塔拉其人与该著作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张馨月以“隙间医者:处于社会边缘的行医者群像”为题,聚焦欧洲中世纪的犹太医生、穆斯林医生与女性医者,探讨了他们在社会边缘的生存状态与职业实践。... -
17 十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六次硕博士读书会
2025年10月16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六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杜爽主持,庞毓芝记录,于潇、闫知玥两位同学进行汇报。两位同学围绕《疾病的隐喻》一书展开汇报。于潇从文本结构与内容出发,系统梳理了该书的核心观点,并结合两河流域文化背景,进一步探讨了疾病隐喻在历史语境中的呈现方式。闫知玥分析了书中有关隐喻的论述,阐释了美术表达与疾病隐喻之间的内在关联。汇报结束后,在场师生围绕汇报内容展开交流,从多个角度进行点评与探讨,... -
10 十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五次硕博士读书会
2025年10月9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召开了本学期第五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吕贻芝主持,闫知玥记录,吕贻芝、王腾博、李政鸿三位同学依次进行学术汇报。吕贻芝围绕南非疾病史的相关研究展开汇报,对该领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探讨;王腾博以“十九世纪的英国军事医学”为主题,从其起源、代表人物、专业地位提升及制度化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李政鸿聚焦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的医疗卫生建设,就其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 -
26 九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硕博士读书会
2025年9月25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四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王腾博主持并记录,卢昊、李可晨两位同学就近期学习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卢昊以“梅耶与鼠疫生态学”为题,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与核心内容,并就该主题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阐述。李可晨则围绕中世纪至近现代学者对中世纪魔法的认知变迁这一线索,分享了自己的研读体会与初步分析。汇报结束后,在场师生围绕汇报内容进行了交流,现场讨论气氛融洽,学术氛围浓厚。... -
19 九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硕博士第三次读书会
2025年9月18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三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刘培源主持,于潇记录,杜爽、陈可欣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杜爽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黑热病防治研究为主题,介绍了研究背景、现状及整体写作思路。陈可欣围绕“疟疾鬼神论下的病因认识与治疗实践”这一方向,系统阐述了有关疟疾的病因认知与治疗实践方面的内容。汇报结束后,与会师生就两项研究的思路框架、文献运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改进建议。... -
12 九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硕博读书会
2025年9月11日下午,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硕博读书讨论会。本次会议由卢昊主持,李政鸿记录,陈子明、刘培源进行汇报。陈子明以“霍乱大流行的全球扩张与演进”为主题,引入“生态位”等理论视角,对既有研究中的分期框架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构建全球流行史新叙述的可能路径与学术价值。刘培源围绕“西方瘟疫史的学理脉络与医史互动”展开汇报,通过梳理中世纪以来瘟疫书写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医学与历史学在该研究领域中的交织与对话。... -
22 五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硕博士第十三次读书会
2025年5月21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13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会议由施小晴主持,高艺航记录,曹卜瑜、马尔苏菲分别就其毕业论文撰写情况进行汇报。曹卜瑜同学从19世纪中期麻风病的兴起与传播、澳大利亚对麻风病的认知、以及19世纪晚期以来麻风病的防控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汇报。马尔苏菲探讨了古希腊传染病的流行环境、流行状况、认知、防治与应对措施。在交流环节中,师生们针对论文的行文逻辑、篇章架构、引文注释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
08 五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全体师生第十一次读书会
2025年5月7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11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李洁欣主持,高艺航记录,李可晨、张海苗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李可晨分享了《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判案》一书的核心内容、关键人物、事件始末,并汇报了本人在史料运用、细节分析、地理空间分析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张海苗汇报了其博士论文第五章的内容,重点阐述了英国现代护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汇报环节结束后,师生们围绕两位同学的汇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
29 四月
王明旭教授做客“医学与文明”论坛
2025年4月28日晚,“医学与文明”论坛第73讲在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西附楼N301室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教授受邀进行题为“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展望”的精彩报告。此次活动由医学与文明研究院院长李化成教授主持,我校二十余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中,王明旭教授首先回顾了医患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患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
17 四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硕博士第八次读书会
2025年4月16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8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李可晨主持,曹卜瑜记录,卢昊、吕贻芝就其近期的学习进行了分享。吕贻芝同学对《非洲历史中的健康、治愈与疾病》一书的背景、结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评述,汇报了该书对非洲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互动关系的细致分析。卢昊同学分享了他对中世纪社会史研究相关内容的学习内容和思考。汇报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公共卫生治理、城市地理区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
10 四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硕博士第七次读书会
2025年4月9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七次硕博读书会。此次会议由马尔苏菲主持,卢昊记录。尹小凤与李洁欣分别就各自的开题报告进行汇报。尹小凤博士以“近代埃及流行病治理研究”为题,从选题依据出发,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学术史梳理,随后介绍了研究框架与研究目标,最后阐述了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若干问题。紧接着,李洁欣博士以“早期拜占庭帝国医生群体研究”为题,介绍了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的发展态势,随后阐述了文章框架与可行性分析。... -
27 三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硕博士第五次读书会
2025年3月26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五次硕博读书会。本次会议由李政鸿主持,王可记录,陈子明、刘培源分别就其近期学习进展进行汇报。陈子明汇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学研究所引发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面对新兴科技,历史学的研究问题意识与边界正在经历重构,这不仅为研究者带来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与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引发了数据来源风险、解释权归属等系列问题。刘培源以“从历史的瘟疫到瘟疫的历史”为题,分析了瘟疫史研究的路径演变,... -
20 三月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硕博士第四次读书会
2025年3月19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举办了本学期第四次硕博读书会。本次会议由牛慧同学主持,周杼臻同学负责记录,曹卜瑜同学就其毕业论文进行汇报。曹卜瑜同学的毕业论文题为“澳大利亚的麻风病流行与防治研究(1850-1940)”,内容涵盖了澳大利亚麻风病的流行状况、对麻风病的认知,以及麻风病的防控策略等多个方面。与会的师生们对论文进行了阅读,并展开了深入讨论。牛慧同学针对章节标题的精炼性提出了改进建议,卢昊同学则结合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