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晚上7点,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第6次硕博读书会在中心办公室文汇楼c段602室举行。本次会议主要由陕西师范大学高阳博士及多名研究生参加。此次读书会的主要内容是分享各位同学所写的书评。
首先全瑾分享她的题为《古罗马的医生》书评,此书由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安德烈古著,杨洁、吴树农译。该书立足于古代医学,较为全面地讨论了罗马医务人员的社会状态。全瑾主要对书的内容及其选材角度进行评价。第二位是程子妍,她的题目为《麦克尼尔对医学史写作的超越——评》,威廉·麦克尼尔(1917-2016)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全球史的奠基人。程子妍主要从麦克尼尔如何将疾病与人共同作为历史的主角、如何将疾病史写作与全球史视野相结合以及用何种方法研究疾病与其存在的不足这三面分析《瘟疫与人》一书。第三位是郭超,他的题目是《体罚的历史:历史人类学与历史社会学的鞭笞运动研究》,该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乔治·莱利·斯科特(1886-1980),他研究了人类历史中各种类型的鞭笞,并从心理学与犯罪学等多角度考察了鞭笞。郭超首先对该书做了简要总结,还提出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斯科特在一些细节论证上不是很充分,作者在宗教对鞭打奴隶方面的人道关怀缺乏关注等。接下来是第四位同学,刘娟给大家分享的书评为《疾病之于文明的演进——亨利·西格里斯特评介》。此书的译者为秦传安,疾病与人类文明双向联系贯穿本书,并详细阐述了疾病与经济、社会生活、法律等方面的联系,刘娟认为该书视野开阔、取材广泛、论证严密,是医学社会史中的佳作。第五位是冯红艳,她的题目是《评析》,该书是由英国医学史家雷德里克·卡特赖特与历史学家迈克尔·比迪斯的合著,译者为陈仲丹。冯红艳主要从疾病的起源与防治措施、瘟疫、战争与疾病的关系及其精神病例三方面对此书评价。她强调《疾病改变历史》一书内容有趣,史料丰富,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医学史书目。最后,由高阳博士分享了题为《古代占星术的社会史研究——评介》,该书的作者是日本历史学家桥本敬造,译者为王仲涛。高阳主要从占星术的思想来源、中国占星术的理论、占星术的实践及其此书的学术价值四方面进行评价,《中国占星术的世界》内容充实而客观、注重比较,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占星术。高阳指出尽管此书史料有其局限,但瑕不掩瑜,桥本敬造始终将以西方古典占星术为比照,勾勒中国的星相世界,揭示了传统宇宙观念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在讨论中,各位同学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积极指出书评中出现的内容与格式问题,最后总结出写书评的注意事项。总之,大家在此次读书会过程中都收益匪浅,对同学们以后写书评有一定的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