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学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第二讲开讲

发布日期:2020-04-30 浏览量:

2020年4月29日晚7点,“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公益讲座第二讲正式开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白春晓副研究员应邀做了题为“雅典瘟疫的医学寻踪”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化成教授主持,在线参与人数近九百人。

讲座开始,李化成老师首先对主讲人白春晓老师进行了介绍。接下来白春晓老师从目前流行的新冠疫情引入,指出历史学者可以通过历史研究,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强化社会抗疫的决心。雅典瘟疫深刻地影响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程,也是第一次有详细记录的大规模瘟疫,故我们有必要了解该次瘟疫。

白老师介绍道,修昔底德并非第一个描述瘟疫的希腊作家,荷马、索福克勒斯等也曾在其作品中提到瘟疫。关于瘟疫源于神力的观念也并非希腊人所独有。在古代民族思维中,对瘟疫、流行性疾病乃至各种灾难的理解和信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劝人为善,从善去恶,以免天谴神罚的观念普遍流行。

修昔底德的“雅典瘟疫叙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他对瘟疫具有冷静的观察和细致的描述,在他的笔下,瘟疫的产生与神力无关。修昔底德对瘟疫的描述既具有科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又饱含历史学家对人类命运和处境的深切关怀。修昔底德的文本可以说是欧洲医学社会史上的开篇之作,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史料。

修昔底德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瘟疫的症状,患者会出现高烧、打喷嚏、溃疡等症状。这场瘟疫具有致死率高、传染性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修昔底德对治疗瘟疫持悲观态度。瘟疫对时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疾病,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接下来,白老师就雅典瘟疫的医学讨论展开讲解。关于该场瘟疫到底是什么病?学界一直悬而未决,争论不休。学者们认为这场瘟疫可能是天花、鼠疫、猩红热、斑疹伤寒等疾病,甚至可能是两种甚至更多的流行病同时发生。运用现代医学来分析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瘟疫,可以确认它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有明显的发热、呕吐、腹泻和出疹症状,且除在人与人之间,还可能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总的来说,雅典瘟疫目前仍存在很多疑点有待解开。

在众多欧美学者依据修昔底德的文本寻找与之对应的疾病,并屡遭挫折之时,考古发掘提供了新的资料。白老师指出,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突遭瘟疫侵袭的雅典丧葬混乱。1994-1995年,人们在古代雅典的墓葬区凯拉米克斯挖掘出一批死于公元前430年至前426年瘟疫时期的尸骸。科学家通过对尸骸进行检测,认为伤寒很可能是导致雅典瘟疫的原因。对雅典瘟疫的研究来说,不再局限于修昔底德的文本,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该突破也得益于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发展。

白老师总结道,雅典作为当时希腊世界内人口最多的城邦,在瘟疫肆虐之时不知所措,死亡人数众多,甚至伯里克利本人及其部分家人也不幸丧生在瘟疫之中。这场瘟疫改变了雅典的社会风气以及人口结构,同时也是影响希腊历史走向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李化成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彩的点评。线上听众们积极参与讨论,在留言区纷纷提问,比如雅典瘟疫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如何判断文本呈现出的是孤证、堆砌或是证据链;雅典瘟疫如何结束;马尔萨斯人口论对瘟疫的影响;等等。白老师对听众们的问题做了耐心地解答,并指出希腊史的史料相对来说较为丰富,鼓励大家对历史研究要有信心。听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感谢老师们的分享,期待下一场医学社会史盛宴的到来!

图文来源: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