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学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第七讲顺利开讲

发布日期:2020-05-17 浏览量:

2020年5月16日晚,由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协办的“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公益讲座第七讲正式开讲。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利霞副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19世纪英国的霍乱防治探索”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闵凡祥老师主持,在线参与人数近六百人。

讲座开始,闵凡祥老师首先对主讲人毛利霞老师进行了介绍。接下来毛老师谈到,关于英国霍乱防治的相关研究是自己从硕士阶段就一直关注的课题,本讲将从环境史的视角介绍19世纪英国的霍乱防治。

首先,毛老师就人们目前对霍乱的认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比现如今对霍乱较深入的认识,19世纪英国对霍乱的认识较为模糊。霍乱是19世纪的“世纪病”“世界病”,多次在英国肆虐。霍乱患者会出现发热、腹泻、皮肤松弛、肤色变蓝变黑等症状,该病也被人称为“蓝死病”。面对霍乱的突然袭击,时人内心恐惧不已,出现了霍乱恐慌症。恐慌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霍乱于1831年首次在英国爆发,人们对这种新的疾病措手不及;二是霍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医学界和政府没有找到医治霍乱的妙方,难以消除人们的恐惧和疑惑。为应对霍乱,英国成立了中央和地方卫生委员会,并采用防疫站隔离、居家隔离、隔离死者等方式来遏制霍乱的进一步肆虐。1832年2月,为了把隔离措施做到位,英国通过了《霍乱预防法》。民众也纷纷提出五花八门的药方,希望能够抵抗霍乱。但霍乱是否具有传染性,时人对此难以达成一致。

毛老师讲解道,霍乱与肮脏的卫生环境具有密切关系。1842年,爱德温·查德威克《大不列颠劳动人口卫生状况调查报告》揭露了英国糟糕的卫生状况。霍乱是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重要推动力。英国议会通过《公共卫生法》《垃圾清理法》等法律来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但公共卫生运动具有两面性,虽通过一系列卫生立法,使卫生改革成为一项长久的国家政策,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发展,但因未意识到水与霍乱之间的联系,无形中加速了霍乱的传播。直到约翰·斯诺揭开霍乱传播之谜,霍乱与水的内在关联才为人们所知,但初时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直到1866年霍乱再次爆发,霍乱与水的关系才得到普遍认同,促使政府干预供水问题,开启了霍乱病源论研究的新时代。

接着,毛老师对英国如何治理水污染展开讲述。官方对英国河流调查后发现,大部分河流都已被污染。河流污染严重,使得从中取水的民众饱受疾病折磨。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来应对河流污染现状,1875年《大公共卫生法》涉及到污水排放、修建下水道等问题;1871年《大都市水法》包含对水质检验的具体规定;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国家立法。英国对水污染的治理成效显著,1892年春,巴黎和俄国成为霍乱中心,英国的霍乱患者大大少于前者。毛老师指出,霍乱对英国的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出台相关法律;增强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职能;推动国家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发展;促进国际医疗卫生合作;增强卫生观念,催生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毛老师总结道,英国的霍乱防治与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最终找到了适合英国发展的道路。英国人对环境污染的认识经历了从忽视到关注、从利益博弈到共同治理的发展演变。英国的霍乱防治是政府重视、地方合作、社会支持、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时至今日,霍乱仍不时在世界各地出现,我们可从英国的霍乱防治中得到一些启发,即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闵凡祥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彩的点评。腾讯会议室和直播间的听众们受毛老师讲座的启发,就相关问题在留言区展开讨论,并积极提问,比如人们从何时开始认识到可用生石灰来处理尸体,理论依据是什么?在传统史学看来,研究中运用诗歌等文学作品是否存在不够严谨的情况,是否需要通过其他资料进行互证?面对霍乱,英国政府在城市改造、住宅设计方面有何措施?毛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听众们的问题。兰州大学姬庆红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李化成老师、曲阜师范大学邹翔老师、临沂大学魏秀春老师也参与了讨论区的交流。听众们表示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认识到疾病与环境的关系,感谢老师们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