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学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正文

张光伟老师做客医学与文明论坛

发布日期:2021-04-12 浏览量:

2021年4月11日晚7点,医学与文明论坛第35讲在长安校区文渊楼3段302室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光伟老师应邀做了题为“历史研究中的数据分析”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李化成教授主持,杨瑾教授担任评议人,三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之前,李化成教授对主讲人张光伟老师进行了简要介绍。此次讲座,张老师从“历史文献数字化”、“过程数据的保存与重复使用”、“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及“科研文献管理与利用”四大部分,为师生们讲述人工智能对传统历史学研究的借鉴。讲座第一部分,张老师首先介绍了历史文献数字化的两个背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即“数字化时代扩大了历史文献的来源”;另一方面,历史研究层级的深入对研究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来,微观与宏观的历史研究对象需要专门的工具去研究”。因此,历史研究者要时刻保持学习,避免陷入“达克效应”的陷阱,不断打磨研究工具,努力提高历史研究素养。历史文献数字化的应用方面,张老师提到了文字识别技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简称“OCR”)。当前,OCR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字符级别的检测与识别,依托这项技术,张老师团队最新研发出了IOS平台的西夏文识别APP。讲座第二部分,张老师以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简称“CDBD”)为例,为大家进行了精彩讲解。讲座的第三部分,张老师主要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图论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及主成分分析等几个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讲座最后,张老师围绕Zotero软件为师生们演示了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进行高效和智能的科研文献管理与利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随后,杨瑾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杨老师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的学术研究将会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研究,历史研究者不仅要敢于钻故纸堆,也要精于先进研究工具的使用,而今天张老师所介绍的历史文献数字化等技术和工具正是此类新颖的且符合未来研究趋向的研究工具,因此她号召广大师生共同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推动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推动新文科的建设。

与会师生认真听取了讲座,收获颇丰。2021年医学与文明研究院的首场讲座为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来,医学与文明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多学科的交流合作,为师生们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大家的学术能力!

图文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