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下午,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硕博士召开了第二次读书讨论会,本次讨论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会议中,王素娟担任主持人,刘培源负责记录,曹卜瑜进行汇报,内容为大西洋医学史。
在正式汇报前,博士研究生张海苗首先就上期汇报内容做了修改反馈,主题是从职业发展视角分析英国慈善护理组织对专业护理发展的影响。分为18至19世纪初的英国护理、护理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影响三个部分展开。王晨辉老师认为题目可以进一步修改,比如英国慈善护理组织对护理职业化发展的影响。此外,论文要着重第二部分内容,梳理出慈善护理组织的发展流程,这本身也反应了护理专业化发展。
随后,硕士研究生曹卜瑜进行汇报。汇报分为三个部分:什么是医学史、大洋洲医学史和大洋洲传统医学。曹卜瑜指出,大洋洲地区自史前人类定居至今的医学知识与实践的演变可以分为早期人类定居时期、欧洲殖民时期、20世纪至今的独立发展时期的三个时期来看,分别对应了大洋洲传统医学、殖民时期西方医学的传播与移植、现代医疗保健体系的多元化。在大洋洲传统医学方面,土著人的疾病观念是灵魂(wairua)、身体(tinana)与心理(hinengaro)相互关联,影响人们的健康,家庭/宗谱以及与土地的外部关系也具有重要影响。这也体现了一种整体论观念,即生命是一个融合了躯体、情感、思想、灵魂和精神的整体。健康不佳是由情感障碍、未解决的祖先不满、源自宗谱(whakapapa)的诅咒施加于人体之上引起的。对疾病病因的观察可以分为神灵致病和普通疾病。土著居民治疗师往往专长于不同的疾病,诊疗活动不谋取回报。他们仅仅是神的治愈能力的容器,滥用神圣的力量将导致治疗者失去治愈能力。疗法代代相传,新的疗法可能会通过梦的形式由已故祖先传达。治疗往往采用仪式、手术、草药、按摩等方式进行。汇报结束后,在场师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曹卜瑜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虚心接受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