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晚,研究院师生召开了本学期第六次硕博读书讨论会。本次会议由周卜瑜主持,刘培源记录,符婵婵进行了汇报分享,主题为“中世纪药物疗法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
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五个方面:药物及药物疗法的词源分析、“整体论”与药物自然疗法、“对立论”与药物自然疗法、“药物特性”与“药物效力”理论、社会现实条件。符婵婵通过对“药物”一词的词源学分析,指出药物疗法应指一般药物治疗和具有神秘主义特征的信仰疗法两个方面。从“整体论”的自然哲学观考量,符婵婵认为中世纪的医学普遍接受了古典哲学家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并吸收了古典医学家利用主要特性来定义体质、解释健康和疾病原因,进而以药物自然疗法作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法则。从“对立论”的观点中,盖伦、阿维森纳等医学家吸收并构建出药物对抗疗法的理论,指出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使得两种对立得以恢复适度和谐及平衡。此外,符婵婵从时人对疾病和治疗的关注、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需求、多元的文化环境等方面补充了中世纪药物疗法思想的现实背景。
汇报结束后,王晨辉老师和张子翔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认为此次汇报结构完整、内容详实,并有效将该主题梳理出完整的主线,能够看出下了功夫。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汇报中没有体现信仰疗法思想的发展脉络;在中世纪哲学背景下,药物疗法的思想有没有产生变化?现实基础方面论述不够充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