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硕博士召开了本学期第五次读书讨论会,由周柕臻担任主持,王素娟负责会议记录。本次讨论会由王彪做主题汇报。
王彪从彼得•伯克的《知识社会史》这本专著出发,介绍了书中相关的人群、机构、空间要素理论,并以中世纪的外科医学的整体发展为脉络来解读中世纪的解剖学文献以及解剖知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王彪以自身的论文进度为依托,重点介绍了13—14世纪解剖学的“新发展”,即盖伦解剖学体系的复兴,人体解剖出现,解剖学课程进入医学教育体系,以及解剖学与外科学的学理联系、实践联系。对于中世纪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王彪认为,当时对于解剖尸体的一些禁忌,包括基督教教义和权威对解剖行为的反对,都对中世纪解剖领域的开拓产生了消极作用。此外,王彪同学对14世纪的解剖图像、解剖教室也进行了介绍。
王晨辉老师首先对王彪的学习方法做出肯定,并针对中世纪的解剖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特点与王彪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回顾了解剖学从古典时代向中世纪转变的知识脉络。
张子翔老师认为,此次王彪的学术分享虽然涉及面较广,但是深度不足,针对性欠佳。对于学术史的学习和展示,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框架,需要批判性地归纳、总结学术观点,而不能单纯地罗列学者的成就。
李化成老师对王彪的学习成果和论文进度进行了点评,并对他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纠正和指导,另外,与全体研究生就学业,未来的学术规划和生活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李化成老师尤其强调定期进行学术分享,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