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19时,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化研究院全体成员,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暑期第三次读书讨论会,张建兰担任主持,马海蓉记录。本次讨论会的主要内容是全体成员分享自己在前一周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李化成老师、权新宇老师、王晨辉老师、张子翔老师进行指导解惑。
首先所有硕士研究生依次分享了学习内容。张迪分享了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与人类文明》一书中有关职业病相关的内容,以及弗雷德里克·F·卡特莱特,迈克尔·比迪斯所著的《疾病改变历史》一书中第十章的内容——暴民癔症与大众暗示。符婵分享了江山、胡爱国的《环境史视野下中世纪日耳曼人的事物构成研究》一文。作者指出,中世纪日耳曼人的事务构成较为丰富,尤其是中世纪晚期。这其中,食物结构的丰富多样性主要取决于各地不同的自然生产条件。而这些植物系统种植和本土食物的有机结合奠定了欧洲近现代饮食文化的雏形。再者,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以良性的生态模式进行农作物生产,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启示。王彪分享了侯建新的《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一文,并结合戴尔的《中世纪晚期的生活水准——1200-1520年社会变化中的英格兰》一书,主要对中世纪人口的饮食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此作为他所写文章的准备材料。孙梦倩主要针对期黑死病致病原因的进行了思考,据她了解,根据局限于时代因素,中世纪人们认为土星、木星、火星三星混合导致腐败的气体产生,而腐败的空气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原因,破坏人类身体的体液平衡,每个人由于各自体液状况的不同,是否患病、患病程度也不同。张翔景主要分享了他在写文章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感想,既感谢同门之间的互相帮助,也反思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分享了检索资料的网站。丁慧分享了《中世纪健康手册》一书,该书是关于每个人日常保持健康所必需的6件事,关于他们正确使用和作用。即空气的治疗、这与心脏有关;正确的饮食;正确进行运动与休息;身体不能过度沉睡或过度清醒的问题;正确消除和保持体液;通过缓和喜悦、愤怒、恐惧和痛苦来调节人的健康。保持健康的秘诀就是这些要素的适当平衡。马海蓉分享了Noga Arikha的《激情与脾气:体液论历史》(Passions and Tempers:A History of the Humours)一书中第三章的内容,即中世纪西方对体液理论的认识及应用。在当时,宗教医学与理性医学并存,体液理论在本质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由体液理论发展而来的养生法、放血疗法应用非常广泛。
接下来,是博士研究生分享了本周所学习的内容。张建兰分享了栗山茂久著,陈信宏、张轩辞译的《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的比较》一书中第三章的内容,该部分主要通过对古希腊时期和古中国的放血疗法进行了对比,由此发现,古希腊与古中国的发展有种遗传上的相似性。治疗法的共通性可能源于人类生理的共通性。王亚萍分享了Nil Sari的《奥斯曼医学手稿中的精神疾病分类》一文,通过对一些疾病的分类,她最后做出了如下总结:许多疾病的名称只是病症,或症状的描述;精神障碍与神经疾病经常互为病因与结果;体液理论与气质学说仍是解释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医生能够认识到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精神疾病与神经性疾病的界限比较模糊;继承并发展了伊斯兰医学的遗产。姚娜娜分享了Veronika E.Grimm的《从盛宴到斋戒,一种罪的演化:古典晚期的食物观念》一书,通过对本书各个章节的介绍,作者在最后指出:人类符号,尤其是身体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社会以及社会与社会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历史学家越来越关注人类的观点与特定社会的特殊性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早期基督教禁欲主义者的倡导者们就在他们周围看到了一个复杂而充满威胁的世界——异教元素汇聚在一起稀释了理想的基督教社会的纯度。教会的身体,即基督的新娘,不能受到任何的玷污。如果将这种沉重的社会焦虑感转化成更简单的身体符号,它将越来越迫切地需要通过关闭所有可能玷污身体的通道,女性的身体更容易适应这种符号的转移,而且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对童贞和斋戒的宣传确实更多地针对女性。
最后,老师们对大家的汇报作了简单的点评。李老师指出,本周大家以PPT的形式分享了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使得读书讨论会形式更加正式了,希望大家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本次讨论会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落下了帷幕,大家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内容,相互之间也有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收获颇丰,期待下一次的讨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