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研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院动态 > 正文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第三讲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0-05-09 浏览量: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第三讲

——“古罗马时代的瘟疫与社会”顺利举行

撰稿:边海鑫 审校:王亚萍

2020年5月8日晚7点,“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公益讲座第三讲顺利举行。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姬庆红副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古罗马时代的瘟疫与社会”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邹翔教授主持,在线参与人数八百余人。

讲座开始,主持人邹翔教授首先对主讲人姬庆红副教授作了简单介绍。接下来姬老师从其研究古罗马瘟疫的缘由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古罗马瘟疫的研究现状入手,为同学们着重讲解了古罗马瘟疫的概况,以及古罗马人对瘟疫的认识和应对。

姬老师讲道,受医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古罗马人常把多数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流行病统称为瘟疫,其中天花、疟疾、伤寒、麻风病、腺鼠疫、猩红热等都属于瘟疫的定义范畴。据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记载,粗略统计,共和国早期到查士丁尼瘟疫,约有70余人记载了约130次瘟疫事件。其中在从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初期和公元4世纪末期到6世纪后期,编年史家们记录次数较多,暴发瘟疫的频率较高。中间的时期记录次数少,但指向性较为明确。频繁爆发的瘟疫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帝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也极大地冲击了古罗马的科学、艺术和文化,大大地动摇了罗马政府的统治根基。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瘟疫与社会的关系,姬老师重点讲解了安东尼瘟疫、西普里安瘟疫爆发的始末与影响。

在介绍完古罗马瘟疫的概况之后,姬老师又就古罗马人对瘟疫的认知和应对展开讲解。姬老师讲述道,受古希腊人对瘟疫认识的影响,古罗马人对瘟疫的认识既受神干预论的影响,又受大气中疾病种子论的影响。在神干预论影响下,人们往往通过祈祷、神谕、净化、建庙等方式应对疾病,这也常常导致人们的非理性追责。当然,人们也有科学应对疾病的一面,罗马政府通过颁布严格的殡葬法令,组织人员处理尸体、出动军队救助生者、灾后重建等措施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转。宗教在抗击瘟疫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督教会积极通过祈祷上帝、组织慈善、修建医院等,帮助人们应对流行疾病。

最后,姬老师指出,我们应通过不断反思、对比,不同时代人们应对疾病的方法,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在应对瘟疫和传染病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邹翔教授对本次报告做了精彩的点评。腾讯会议室和直播间的同学们积极参与了讨论,在留言区纷纷提问,譬如:如何考证文献中所记载死亡人数的可信度;古罗马政府如何动员人们来应对危机;古罗马的公共卫生设施对应对瘟疫有何影响;罗马的瘟疫和罗马帝国的衰落有何直接联系;等等。姬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做了耐心的解答,并指出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应对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去伪存真,形成史实。听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期待下一场系列讲座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