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研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院动态 > 正文

“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西欧的瘟疫与社会”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16-12-18 浏览量:

2016年12月11日,由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西欧的瘟疫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318敏行厅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兰州大学、山西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学者,以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中,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发表致辞,何院长首先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概况,表达了对医学社会史中心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并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能够来参加此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超华助理研究员作为参会代表进行致辞,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研讨会,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研讨会分两部分举行,即上午专家研讨及下午学生发言专家点评。上午研讨会由兰州大学柴彬教授主持,柴教授首先进行了题为“再议14世纪黑死病对英国的影响”的发言。随后天津师范大学赵文君副教授、山西大学陆连超老师、张歌老师等分别进行了题为“黑死病与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新审视”、“英国议会在内战时期的三次分裂与集权”、“中世纪晚期英国的教会与英国社会”等发言。老师们对同行们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如何研究医学社会史和医学社会史中心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下半场研讨会由天津师范大学赵文君副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博士张迅实、武汉大学博士吕浩俊、复旦大学博士聂文、陕西师范大学博士高阳等分别进行了题为“贵族与18世纪英国的农业技术革新”、“14世纪初期欧洲牛瘟及其经济社会影响——以英格兰为考察中心”、“中世纪西欧医学界和政府对流行病的防治管窥”、“托勒密星宿医学思想研究——以《占星四书》为中心”等发言。绵阳师范大学马泽民老师、河南师范大学崔洪建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孙剑助理研究员等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每位学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老师们专业的点评使参会学生深受启发。

会议最后,柴彬教授、赵文君副教授、李化成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赵文君副教授提出了医学社会史研究的新思路;柴彬教授则提醒学生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做好学术史的梳理、了解学术动态;李化成教授再次对老师、学生们的参会表示感谢,医学社会史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并对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表示了祝贺。

附: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简介及大事记

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是为构建医学社会史研究平台、深入推进医学社会史研究而于2014年11月成立的专业科研机构。中心以“着眼社会发展,坚持求真务实,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为宗旨,在尊重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医学社会史研究。同时,中心多方吸纳相关领域的优秀史学工作者,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设立研究基金;中心亦注重与医学界同仁的合作,推动人文学科与医学的对话。此外,中心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积极培养医学社会史领域的硕博生和本科生,接收博士后,开展合作研究;努力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搭建网络平台,不定期举办高质量学术讲座和专题研讨会,积极开展学术普及化工作。

大事记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党怀兴教授共同为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揭牌,中心正式成立。

2015年7月:

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被纳入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度省部共建智库项目”,获资金资助30万,中心以此“启动经费”购买了必备的办公家具、设备和大量中英文图书。

2015年9月-2016年1月:

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化成教授到英国华威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访学,与之洽谈了合作意向。

2016年3月:

研究中心获批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并以B级人事代理的方式招到学术助手一名,负责中心的日常工作。

2016年4月——至今:

初步展开医学社会史论坛的讲座工作。截至目前,来自国内外的五位学者为研究中心成员及历史文化学院师生进行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讲座。自成立以来,中心成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包括重点项目一项,同时在《历史研究》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

2016年6月底:

由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西方医学社会史研讨会暨《医学、文化与社会集刊》编委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学者们就当医学社会史研究及期刊成立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目标。

2016年7月-8月:

2016年暑期,在李化成教授的指导下,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组建了“中国乡间医人、医事、医史”调研小组,10名成员深入江苏、辽宁、河南、甘肃、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圆满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口述史调研活动。

以此为经验,中心制定了本科生激励计划,积极申报陕西师范大学“发展成才计划”实践创新项目、勤助实践项目等本科生支持项目,助力学生的专业发展,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来。

2016年9月:

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成员高建红博士后申报的《中世纪西欧的医生》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目前,中心已购置中英文图书千余册,供国内同仁查阅,资源共享,促进医学社会史研究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心积极邀请人类学、中医学、公共健康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全校师生们进行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同时利用我校先进的洲际视频系统不定期举办远程视频讲座,从而促进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师生们的学术能力。

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2016年度系列学术讲座:

主讲人

题目

主讲人单位/任职

闵凡祥博士

历史学家的“入侵”与医学史的社会—文化史转向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刘津瑜教授

石碑上的罗马社会,史书上看不到的热闹

美国德堡大学古典系

Prof. Walter Scheidel

古代罗马世界的疾病、医药和人口

斯坦福大学古典系

汪丽红博士

身体的想象与建构——西欧中世纪盛期圣妇的身体观

上海财经大学

身体的幻觉与神秘主义——西欧中世纪盛期圣妇的身份认同

差异与合作——中世纪中晚期妇女宗教写作

丁见民教授

史前北美印第安人的疾病生态及其意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俞金尧研究员

世界历史体系中的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杨洁博士

让克里奥走向坊间——口述史的复兴

陕西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陆志方博士

疾病控制论在疾病史研究中的应用

苏州汉德医院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李如东博士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概要

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巫术、宗教与治疗术

李晶博士

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商国君教授

中医基础理论及其运用衍化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魏秀春博士

20世纪初期英国学院健康服务体系简析

临沂大学文学院

王培刚教授

中国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居民健康动态分析

武汉大学

柴彬教授

基督教会史上的宗教斋戒(四旬斋)及其政治化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孙剑博士

坚守本心,磨砺匠心——留英读博小记与心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刘景华教授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作用和地位

天津师范大学

撰稿人:程子妍

摄影: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