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研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院动态 > 正文

医学与文明研究院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硕博士第6次读书会

发布日期:2022-04-24 浏览量:

2022年4月20日,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全体师生召开了本学期第六次硕博士读书会。本次读书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形式,由王亚萍担任主持人,王彪负责记录。陈子明和韩淑珍两位同学做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瘟疫史》和《西医在中亚土著社会的发展过程研究(19-20世纪初)》的主题分享。

硕士研究生陈子明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瘟疫史”汇报中认为,当前新冠肺炎仍处于高位流行中,还无法对其进行总结性研究,但持续两年多的疫情给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对学术研究同样如此。首先,学界愈发关注疫情相关话题,例如疫情与健康不平等、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关系问题。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瘟疫史的具体研究,体现在流行病史研究涌现,出现历史与当下疫情比较研究和复杂文化背景在瘟疫中的作用研究。最后,陈子明从美国史学界米莎·迈尔与莫迪凯的论战出发,总结了新冠疫情对瘟疫史研究方法论的影响。

随后,李化成教授对陈子明的汇报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大家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和勤奋态度。王晨辉老师也肯定了他紧抓冲突论争的学术史梳理方法。

韩淑贞博士从理论视角、沙俄的医学文明化目标、西医传播的特点与障碍等三方面介绍了“西医在中亚土著社会的发展过程”。其一,在过往中亚历史研究中,殖民医学研究更多关注殖民者,忽视了被殖民者,而医学史研究对社会与人群缺乏关注。其二,沙俄在土著社会建立了两种平行的军事医疗检查机构,采取了免费发药、培养医学精英、在土著城市开设诊所、防治流行病等策略。其三,西医在中亚土著社会的传播过程中具有吸收与接受、冲突与斗争并存的特点。

与会师生围绕韩淑贞的分享深入讨论。王晨辉老师提出,在沙俄殖民过程中,土著居民主要处于被动地位,要考虑双方是否存在正常对等的交流交往;文章一些地方应更深入挖掘,在阐述事实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文章深度。张子翔老师肯定了运用多语种资料的优点,提出对俄国医学与“西医”是否存在异同也应有所探讨。